7月29日,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簡稱基金會)和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簡稱CIMA)共同主辦的“2022年數字經濟與數字化管理會計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饡敝魅危ㄖ饕撠熑耍┤f金發、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簡稱AICPA? & CIMA?)北亞區總裁李穎為論壇致辭,來自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的專家圍繞數字化財會人才發展主題作主旨演講。來自金融、醫藥、高校、互聯網等領域的行業領袖、專家學者圍繞“數字化管理會計的探索與實踐”主題進行圓桌對話。來自政府機構、銀行企業、高等院校、培訓機構的30多名代表受邀參加論壇。論壇實況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向公眾開放,截至論壇結束,已有超58萬人次在線觀看了現場直播。
萬金發副主任(主要負責人)在致辭中介紹了基金會開展國際化專業人才培養取得的成績和引進DMA數字化管理會計認證項目(簡稱DMA認證)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基金會作為國家科技部直屬事業單位,始終把“四個面向”作為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主攻方向,長期致力于引進國際先進知識體系,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國際人才交流工作并提供基金支持。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產品制造模式、價值創造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同時也推動財會行業管理會計的決策功能、管理角色和管理效率發生深刻改變。DMA認證將國際前沿的管理會計知識理念與先進的數字化技能相融合,為數字經濟時代我國財會專業人才的數字化能力躍遷和素質再造,提供了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理念和方法工具。
AICPA? & CIMA?北亞區總裁李穎為論壇作在線致辭,她指出,數字經濟發展正悄然改變就業結構,會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速對人才的素質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DMA認證不僅賦能財務人員數字化轉型,而且為企業提供了一套完備的國際數字化人才能力提升和認證體系。
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何憲在主題演講中剖析了數字化人才培養的重大意義和加快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方向;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雪松深刻分析了全球及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特點,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經濟結構升級的主要路徑;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李全從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視角,系統探討了數字經濟對財會專業的深刻影響。
論壇邀請安永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田苗苗女士主持“數字化管理會計的探索與實踐”圓桌對話環節。對話中,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楊珊華分享了對企業管理會計數字化成功要素的認識,中國工商銀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劉亞干介紹了工商銀行開展新型財務會計數字化的實踐,君聯資本公司董事總經理付軍華分享了財務數字化如何賦能企業價值創造,三井住友保險中國公司副總經理鄭永強展望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未來圖景,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郭盛在線分享了數字職場如何通過數字化實現效能進階,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劉俊勇從平衡積分卡角度分析了數字化管理會計人才的內在價值。
AICPA? & CIMA?大陸事務總監梁平對DMA認證作了詳細介紹,并宣布“DMA元宇宙登陸盾”數字藏品全球首發。論壇還宣布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培訓中心等12家單位成為首批DMA認證授權合作培訓機構,基金會領導為上述機構頒發授權證書,共同開展市場培育、學員培訓和人才培養工作。
作為“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論壇以DMA認證引入中國為契機,邀請社會各界專業人士共話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共謀數字化財會人才培養路徑,進一步凝聚了共識,凝結了合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DMA認證必將為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貢獻積極力量。